支原体肺炎的诊断方法,一文总结丨临床必

支原体肺炎是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常见原因,可通过飞沫或直接接触进行传播。其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在5岁以下的儿童中较为罕见,在5-20岁的青少年中感染率最高。医脉通编译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症状和体征

支原体肺炎是一种渐进性和潜伏发病性的疾病,发病时间从数天到数周不等,仅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并不能对患有CAP的儿童和青少年进行支原体肺炎的诊断。支原体肺炎患者可能有以下症状:?发烧,一般较轻?疲乏无力?持续并缓慢加重的咳嗽,可伴浓痰?头痛?发冷?嗓子痛?胸痛?呼吸困难(少见)体格检查可发现轻中度的咽部充血、轻微的淋巴结肿大、耳鼓膜充血,少数患者可有斑丘疹或多形性红斑,胸肺部表现较为正常,患病数日后可出现支气管炎、并可闻及干湿啰音,15%-20%的患者可发现胸腔积液。

实验室检查

1.血象实验室检查通常对支原体肺炎的诊断帮助有限,因为结果更倾向于非特异性改变及处于正常范围。如红细胞沉降速率(ESR)升高,非特异性。白细胞通常为正常或轻微升高,主要中性粒细胞升高。2.培养肺炎支原体很难培养,其需要特殊的培养基,并且培养时间较长。虽然可作为诊断的金标准,但由于其检出率较低、技术要求较高、所需时间长等原因,对临床的帮助较少。3.血清学检查血清冷凝集实验是肺炎支原体的一种非特异性检查,患者感染7-10天后,50%-70%患者的冷凝集试验阳性,其检测结果可能收到其他病原体的交叉反应影响,如腺病毒/麻疹病毒等。其他如补体结合实验、酶联免疫、免疫色谱法、间接血凝发现成对的血清滴度增加4倍以上,或单次滴度≥1:32则支持支原体肺炎的诊断。这些检查均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4.聚合酶链反应(PCR)PCR可以准确地诊断非典型肺炎并逐渐成为肺炎支原体的诊断标准。从综合结果来看,其阳性率较高/特异性较强,与其他支原体无交叉反应,所需时间较短。并可在感染的全部阶段均可检测肺炎支原体的DNA。5.DNA探针放射性标记的DNA探针可以以90%的灵敏度及较高的特异性检测呼吸道分泌物中的肺炎支原体核糖体RNA,但要求条件较高,临床上难以推广。

影像学检查

胸片的检查结果各不相同,但异常情况通常比体格检查的结果更为明显。其通常表现为斑片状阴影,通常累及下叶,大多数为单侧受累,也可累及双侧。侧位图像偶见片状肺不张,约20%的患者出现胸腔积液,也可在侧位图像中发现。图1一名38岁的支原体肺炎患者。胸片显示左下叶模糊影CT比胸片更为敏感,表现为树芽征、小叶中心结节状阴影、斑片状阴影、磨玻璃影、实变,15%-20%可见胸腔积液。医脉通编译整理自:MycoplasmalPneumonia-medscape-Dec28,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wyh.com/fyzz/1701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