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速递肺孢子菌肺炎
肺孢子菌肺炎,又称卡氏肺孢子虫肺炎,卡氏肺囊虫肺炎,是由肺孢子菌引起的间质性浆细胞性肺炎,为条件性肺部感染性疾病。本病20世纪50年代前仅见于早产儿,营养不良婴儿,近10年来随着免疫抑制剂的应用,肿瘤化疗的普及,尤其是HIV感染的出现,发病率明显上升,已成为HIV感染患者最常见的机会感染与致死的主要病因。肺孢子菌肺炎多发生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即艾滋病患者)或者接受肿瘤放化疗、器官移植等人群。
近些年,随着各类免疫缺陷人群的增加尤其是非艾滋病相关免疫缺陷人群的增加,肺孢子菌肺炎的发病呈增加趋势,并且非艾滋病人群肺孢子菌肺炎更易发展为呼吸衰竭,恢复情况差。
肺孢子菌为条件致病菌,也就是说,免疫力正常的人群几乎不会感染肺孢子菌,只有免疫缺陷时才会感染,从而表现出一系列症状。
该病主要表现为发热,多为低热,有干咳、胸闷、气促,逐渐加重,可伴有其他非特异性的症状,如乏力、腹泻、消瘦等。
以复方磺胺甲恶唑片为基础用药,可联合使用其他抗真菌药物,对重症患者推荐使用激素。必要时应用呼吸机辅助治疗。
肺孢子菌肺炎是艾滋病患者主要的机会性感染之一,发病率高,恢复差。非HIV感染人群的恢复更差。
HIV感染人群CDtT细胞(人体免疫系统中的一种重要免疫细胞)计数小于个/mm3,服用预防量的复方磺胺甲恶唑片可预防该病。对于非HIV感染人群,肺部出现非典型肺炎,以间质病变为主时,应考虑到该病的可能。
免疫荧光染色肺孢子菌
症状早期症状较轻,易被忽略,一旦发展为重症,可有明显的呼吸困难。
肺孢子菌肺炎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发热,多为低热,合并其他病原感染时,可有高热。
干咳或气促。呼吸困难逐渐加重。
肺孢子菌肺炎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呼吸衰竭。
气胸。
肺间质纤维化。
病因肺孢子菌是导致感染的原因,同时患者存在免疫低下、缺陷的情况,从而引起本病的发生。
哪些人容易患肺孢子菌肺炎?
HIV感染者。
器官移植者。
接受放化疗的患者。
肿瘤患者。
就医肺孢子菌肺炎一旦发病均需要及时就诊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静息状态出现气促,活动后明显加重。
呼吸困难。口唇、甲床青紫。
建议就诊科室
呼吸科
感染科
医生如何诊断肺孢子菌肺炎?
肺孢子菌肺炎以肺间质病变为主,胸部CT可有典型磨玻璃样改变。
常见辅助检查包括:
血常规
血气分析
胸部CT
气管镜检查
治疗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轻症恢复较好,重症可造成呼吸衰竭,恢复情况差,甚至危及生命。
药物治疗:
复方磺胺甲恶唑片价格低廉,但有血液及肝脏方面的不良反应,部分人可有过敏反应。
氟康唑、伏立康唑为广谱的抗真菌药物需与复方磺胺甲恶唑片联合用药。
卡泊芬净、米卡芬净的疗效差,费用昂贵。
戊烷眯、氨苯砜,不易获得。
克林霉素。
重症患者,当肺泡氧分压大于30毫米汞柱时,推荐应用激素。
其他治疗方法严重呼吸困难、药物治疗不能维持呼吸者可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
预防感染一级预防:
即预防初次感染。对于艾滋病患者,如果存在以下情况,应进行预防性用药:
CD4+T淋巴细胞计数uL-1;
存在口咽部念珠菌感染史。
二级预防:
即预防再次感染。
所有肺孢子菌肺炎的患者均应该终身接受二级预防。
对于艾滋病患者,如果经抗病毒治疗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达到/L以上,且维持此状态3个月,可以停止二级预防;
对于非艾滋病患者,停止二级预防的时机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个体化调整。
END
漠柏病原微生物检测服务:
如对产品和服务感兴趣,请联系我们
段经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