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对话李兰娟常态化防控,信息技术需发

编者按

新冠肺炎的防疫战也是科技战。在我国的高度重视下,传染病防治领域的基础研究实践和防治关键技术实现重大突破,新发传染病应对也正从应急处置向主动预防转变。对此,由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和科技日报社共同主办的《前沿科学》杂志,与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进行了独家对话。

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暴发,其传染范围之大、影响力之深,不仅给人民生命健康带来巨大威胁,更成为了事关国家经济发展、社会大局稳定的重大风险挑战。

在这样的大灾大疫面前,科学技术就是人类同疾病斗争的锐利武器。经过了SARS、H7N9,再到如今的新冠肺炎,我国在传染病防治的关键技术研究中取得了哪些突破?新发传染病应对怎样从应急处置向主动预防转变?强大的公共卫生防护网应该如何织密织牢?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生健康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浙江大学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李兰娟与《前沿科学》进行了独家对话。

抗击疫情

集中优势力量开展协同攻关

《前沿科学》:据《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发布的数据,我国新冠肺炎治愈率已达到94.3%。就您的一线救治和临床研究经验来看,从SARS、H7N9再到新冠肺炎,我国在攻克新发传染病诊治的重点难点问题方面,有哪些经验可以分享?

李兰娟:这几次疫情,我都全程参与了一线救治、临床研究以及防控应对。在重大挑战下,我国在感染病(传染病)研究领域,集中临床和科研人员优势力量,创建国家平台,协同创新、联合攻关,成功战胜了每一次疫情。在发现新病原、确认传染源、明确发病机制、有效临床救治、研发新型疫苗和诊断技术等关键科学难题上取得了一些重大创新和技术突破。

就新冠肺炎疫情来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经过全国人民的艰苦努力,我国采取了多项积极举措进行干预。武汉的封城,首先尽最大可能防止了病毒大规模传播。之后,全国多部门统一联防联控、统一部署,应用大数据等新型信息技术追踪可能的传染源,及时发现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大幅缩短全国性控制新冠肺炎疫情的时间。

在收治方案上,我国采取了“应收尽收、应治尽治”的方案,对传染源进行了有效控制。与此同时,全国医务人员受救死扶伤使命的召唤,“白衣天使,逆风而上”,为控制疫情也作出了重大贡献。

在救治策略上,我们团队把H7N9救治的“四抗二平衡”经验和人工肝、微生态、干细胞等新技术用于重症、危重症新冠患者的救治,有效阻断细胞因子风暴,而且人工肝治疗、微生态干预等写入了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ICU患者病死率显著降低。

《前沿科学》:最近,您的团队发现了新冠病毒的19个新突变,您认为,在药物和疫苗研发工作中研究人员应该如何考虑这些突变,这一成果将为研发工作带来怎样的影响?

李兰娟:在我们的研究中有几个新发现:第一,在11株病毒分离株中发现了6种不同突变,包括2种不同单核苷酸变异导致的相同的错义突变。这一发现提示我们,新冠病毒的多样性仍被大大低估。

第二,我们意外地发现ZJU-11存在三核苷酸突变,该病毒分离株病毒载量和细胞病理效应与其他株具有显著差异,并且该病人病毒核酸阳性持续了惊人的45天,提示这种突变对病毒生物性状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第三,我们有3个病毒株是从病人粪便样本中分离的,这表明新冠病毒(SARS-CoV-2)能够在粪便样本中以活病毒存在。

我们的研究还观察到病毒突变可以影响新冠病毒的致病性。后续,我们将持续监测病毒的变异及分子进化,以预测病毒的基因演变及对人类感染性、致病性的影响。

我们建议,除了不断监测病毒的基因特征及其变异数据外,科研人员还应尽可能在细胞水平和动物水平上,对不同变异的病毒株进行生物功能分析,并结合高分辨率冷冻电镜、质谱等技术进行病毒结构及抗原表位分析,以明确病毒变异对疫苗研究及药物敏感性的影响。

虽然抗新冠病毒药物和疫苗研发时间紧迫,但还需要提前考虑到病毒突变可能产生的影响,以避免潜在缺陷。

创新发展

防治策略研究应未雨绸缪

《前沿科学》:2年前,《前沿科学》对您的采访中,您曾提出,我国医药卫生领域的基础研究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如医学基础研究积累不足、生物原创能力不高等短板。2年来,这种状态是否有所改变。在研究布局、防治机制构建等方面,我国有哪些可圈可点的做法?

李兰娟:近年来,我国医药领域基础研究飞速发展,离不开国家在战略布局、政策保障、防治机制等方面的改革和建设。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的出台,指明了新形势下我国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的发展道路。过去几年里,我国不断加码基础研究,投入持续增长且增速显著高于美、英等发达国家,大批医药领域科研项目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资助,产学研等各方通力合作,基础研究和核心技术自主研发能力有较大改善。我国还系统布局了国家协同创新中心、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创新基地,形成以重大问题为导向、跨学科领域协同开展重大基础研究的保障机制。

《前沿科学》:除了新发传染病,我国在艾滋病、乙肝等重大传染病诊治与研究方面,选择了怎样的发展路径,取得了哪些突破性成果?

李兰娟:艾滋病、乙肝、结核病仍然是目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三大传染病,国家专门设立了“传染病科技重大专项”来攻克防治这几个方面的难题。

在覆盖万人口的综合防治示范区,我们通过多中心前瞻性研究,阐明了三大传染病的流行规律,创建了适宜于社区且可全国推广的新方法、新策略、新技术,以免疫所有易感者和治疗所有患者的乙肝FVFT防治策略、以普查早治为核心的USET艾滋病防治策略、以主动发现和早期诊断为核心的结核病PSET防治策略,在示范区显著降低三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建立了主要传染病相关的基础数据和疾病特征数据库,为防控措施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和重要指导。

但目前,我国仍是重型肝炎、肝硬化、肝癌、肝衰竭的高发地区,尤其乙肝治疗还缺乏有效方法,尚不能清除HBVcccDNA。还需要进一步发展混合型人工肝等新技术新方法,破解移植肝来源不足、肝癌肝移植术后复发、移植受者临床免疫耐受诱导与维持问题,降低晚期患者发病率和病死率。

《前沿科学》:就您的经验来看,我国还应该在哪些方面增强防范预警能力,从源头遏制传染病疫情发生与传播?

李兰娟: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暴露出了一些短板和不足。

5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湖北代表团审议时,提出了织牢织密公共卫生防护网的基本方针,对未来应对潜在疫情的防治、保障国家安全和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为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要始终坚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持整体谋划、系统重塑、全面提升,改革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提升疫情监测预警和应急响应能力,健全重大疫情救治体系和防控机制,完善公共卫生应急法律法规,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另外,还要深入研究宏观生态和微观生态对感染病(传染病)的发生发展作用及影响,提出防控新策略。发展能够持续跟踪我国和全球感染病(传染病)流行规律的技术和体系,建立实时、智能化的预警预测体系,不断完善防治的策略和技术。在病原体变异、微生物耐药等方面,也要提高警惕性,防止可能出现的感染病(传染病)无药可治局面,需要加强免疫治疗、干细胞治疗、生物治疗方面研究,寻找新的技术与对策。

常态化防控

信息技术需发挥更大作用

《前沿科学》:习近平总书记在给武汉市东湖新城社区全体社区工作者回信中提出,要做好新形势下防控常态化工作,您对传染病防控的新形势怎么理解?

李兰娟:当前,疫情防控已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效,向好态势进一步巩固,防控工作已从应急状态转为常态化防控,经济社会秩序正逐步恢复。在此时,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常态化工作应是我国防控的重点。

目前全球还处在大流行状态,我国将持续面临出现境外输入病例的风险,一旦新输入的传染源没有得到及时发现和控制,很容易引起新冠肺炎的聚集性传播事件。此外,由于存在无症状感染者,并且这部分人群同样具有传染性,也可能导致我国本土疫情的反弹。

因此,开展新冠肺炎的常态化防控工作必须以科学为引导,继续采取早期发现和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防控策略。此次北京疫情中,相关部门也在深化实施这一策略,不断加强溯源能力,利用大数据等技术筛查可能的感染者并将其隔离,以避免疫情的大流行。

《前沿科学》:您觉得,科技创新在助力传染病防控常态化方面如何发挥更大作用?

李兰娟:以信息化为代表的科技创新,在助力传染病防控常态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未来,信息技术如果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或许将使应急管理和疫情防控变得更加智能。

加快完善城市重大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信息体系与数据库建设。强化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5G技术在疫情应急管理中的深度应用。打破数据孤岛,对接智慧城市大脑系统数据库,研发和部署重大疫情监测设备设施和后台配套软件。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疫情监测与预警。针对重大疫情城市风险隐患,加强对疫情海量信息的快速分析能力。不断更新流行病模型,驱动应急决策智能化。

利用应急管理信息体系开展疫情暴发期间的社会治理与资源调配。由专业机构跨部门、跨区域整合手机定位信息与交通客运、社区人员登记等大数据资源,推动多平台运营支持与联动,充分利用信息资源进行疫情暴发期的社会治理、人群管理、物资流动、交通调配与管理等,提高疫情控制效率。

(来源:科技日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wyh.com/fyzl/1859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