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女童肺部长泡泡反复肺炎,机器人助
极目新闻记者刘迅
通讯员薛源夏晨雨
3岁女孩璐璐(化名)自出生后就反复肺炎,并有胸闷气短症状,医院一查,竟发现肺部长了很多囊状“泡泡”,属于先天性肺气道畸形的一种类型,需要尽早切除。近日,医院心胸外科专家主刀,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辅助下,“泡泡”被精准切除,术后5天,女孩就康复出院。
皮名安复查孩子恢复情况(通讯员张祖国供图)
反复肺炎,竟是肺上长了“泡泡”
半年前,璐璐就因反复肺炎、高热、呼吸困难,来医院就诊。检查发现,璐璐肺部有脓肿形成,部分左肺内有很多像泡泡一样的透亮影,形成囊性改变。当时,该院心胸外科主任医师皮名安判断,璐璐可能是患有肺囊腺瘤。
“‘泡泡肺’不仅占地方,还搞破坏。”皮名安介绍,璐璐的部分左肺被“泡泡”霸占,像海绵一样失去功能,这些“泡泡”还挤压正常肺叶,影响呼吸功能,需要手术切除。但璐璐因肺部脓肿,只能先做急诊引流术,控制感染后,再根据情况择期做根治手术。引流术后,切除的“泡泡”病理检查确诊是肺囊腺瘤。
皮名安操控达芬奇机器人为孩子手术(通讯员张祖国供图)
3月15日,医院复查,炎症指标正常,这意味着根治手术时机已成熟。考虑到璐璐有反复肺部感染病史,肺部黏连严重,术中分离血管时容易出血,增加手术难度,皮名安及手术团队在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助攻”下,对璐璐进行了二次手术,将病变位置的支气管、血管精细解剖出来后,切除病变肺组织。术后5天,璐璐康复出院。
产前可诊断,3至6个月龄是最佳手术期
“先天性肺囊腺瘤,是一种发病率不少见的先天性畸形。”皮名安介绍,随着产前超声检查技术的发展与进步,绝大部分能在产前18至22周得到诊断,出生后复诊相符率高。出生后,可通过微创手术治疗。加上现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的广泛应用,给患儿家长提供的选择更多。
如果出生后并没有异常症状,先天性肺囊腺瘤到底需不需要治疗?皮名安提醒,先天性肺囊腺瘤并不会自愈,少数肺囊腺瘤患儿出生时,由于病灶压迫心肺、纵隔偏移等而产生严重的呼吸、循环障碍,这种情况需要急诊手术,多数患儿3-6个月龄左右是最佳手术期。如果不及时处理,随着年龄加大,孩子容易反复呼吸道感染,产生肺脓肿,进而导致肺损伤,甚至导致肺叶切除,肺功能缺失,得不偿失。如果有相关病症幼儿的家长,应及早带孩子医院心胸外科复查,以进一步明确诊断,避免错过最佳手术期。
目前,医院心胸外科已开展达芬奇机器人手术余台,其中三成是肺囊腺瘤、肺隔离症等先天性肺发育畸形,此外还有纵膈肿瘤、心脏病、膈肌及食管疾病和其他胸膜疾病手术,孩子术后并发症概率小、身体恢复快。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