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变肺炎别怕,这些知识你一定要知道
走进新鲜出炉的三月,你有没有发现新冠好像消停一点了,但在疾病的舞台上,另一个讨人嫌的传染病开始嚣张,它就是甲型流感,简称甲流。
据有关数据统计发现,感染流感后大部分患者都是轻症病例,但需要知道的是流感也会引起“肺炎”,基础病患者需警惕引发重症。
其实,咳嗽本身并不会引起肺炎,吸道感染分为“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大多数状况下,病毒和细菌都是经由口鼻吸入,上呼吸道是必经之路,也是最容易受感染的部位。
病毒细菌等病原体仅累及上呼吸道还未累及下呼吸道时,通常就会出现咳嗽症状。当机体免疫力较差,或患者有慢性基础病,会很容易引起炎症向下蔓延,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控制,就会出现肺部的感染导致肺炎。
咳嗽是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是因为外界刺激或是炎症所致的呼吸道应激反应。
1、湿咳
湿咳也就是咳嗽带痰。如果人体被有害细菌、病毒等入侵时,会致支气管黏膜受损,产生大量痰液,痰中一般存在大量的细菌、病毒等。因此,咳嗽咳痰属于排毒的过程。
2、干咳
干咳的病因比较复杂,有很多患者的干咳都是常年发作或是季节性发作的,尤其在秋冬季会咳得厉害。在接触有害气体、粉尘、尘螨或食用刺激性食物时,也会出现反复的刺激性干咳,这些都是过敏性咳嗽的表现。
此类患者可雾化吸入激素类药物降低气道的高反应性,吸入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的药物以及减少黏液分泌的药物,也有部分干咳患者可能是痰太深或黏性太强咳不出所致,一般用化痰药咳出后就会好转。
如何避免上呼吸道感染发展为肺炎?
感染后需要充分休息,多饮水,饮食应当易于消化和富有营养。如果在上呼吸道感染时仍“带病工作”,就可能因过于劳累而让感染向下蔓延,发展为支气管炎、肺炎等。
还可以适当增加液体摄入,例如喝果汁、喝粥、奶等,增加鸡蛋、瘦肉、水果和青菜类食物的摄入,避免油腻食物,避免饮酒。完全康复前需要避免劳累、熬夜、剧烈运动。
上呼吸道感染的发展也有自身的规律的,如果出现了“反常”的迹象,则提示可能有感染加重、出现了并发症,一定要及时就医,控制病情。
得了肺炎是不是一定要雾化?
雾化主要用来治疗哮喘、支气管炎、肺炎、急慢性咳嗽、上呼吸道感染,以及慢性、传染性肺部疾病,而且雾化对于患者还有一个主要目的,就是化痰。尤其对于湿咳效果显著。
痰液里有很多蛋白质成分,如果不能将痰及时排出,就会滋生细菌导致发炎,使呼吸道肺部环境变差,很可能引发其他的呼吸道疾病,导致双重感染。做雾化首先就可以解决排痰问题。
肺部疾病用雾化治疗的优点有很多,比如用药剂量小,所以造成的不良反应更少,直接输送到肺部,起效更快。药物不会送到身体其他部位造成更多问题。
而且避免了吃药、扎针的痛苦,用起来简单,特别适用于儿童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