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群众送上千方百剂湖北省15个传统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湖北省各地传统医药类非遗保护单位(企业)和传承人,坚持发挥自身优势,自觉弘扬中医药文化,在抗击疫情的战斗中,热情为普通百姓送去暖心汤药,为临床救治提供千方百剂。截至2月21日,全省各级共有15个传统医药类项目保护单位(企业),45名代表性传承人、一大批各级传统医药类项目非遗传承人群,积极助力抗击疫情工作。
老字号叶开泰——每天生产袋以上药剂
叶开泰传统中医药文化是湖北省级非遗项目,20世纪30年代,武汉中药老字号叶开泰与北京同仁堂、杭州胡庆余、广州陈李济并称中国四大中药房。
疫情发生后,为解决中药集中供应少、市民买中药难的问题,叶开泰国医堂正月初三紧急复工,煎制药剂并推出线上购买渠道。同时,还特别推出了中医公益义诊群。每天接到的中药汤剂订单高达三四千袋,八台机器全部运转,七八个有条件赶回来的员工每天连续工作12个小时以上也只能生产袋左右。
当前,健民·叶开泰受湖北省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科研攻关组委托,开始生产中药肺炎1号。
武汉中医药学基地——累计加工近4万袋汤药
张义生,医院综合药学部主任药师,也是汉派彭银亭中药炮制技艺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疫情发生后,接到上级的通知,张义生医院药学基地的员工们开始加工汤药。为确保同一汤方不同批次汤剂的生产质量,他亲自尝药,并且要求生产人员每生产一批也要尝一尝口感,做到心中有数并做好记录。
截至目前,张义生和他的同事们已经陆续生产了8个批次人份袋汤药,医院医院和隔离点外,还提供给医院、医院、医院、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等医疗机构。
乡村医生向传模——忠诚守护户村民
向传模,潜江市一名乡村医生,也是市级非遗项目中药炮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1月22日起,他拿出祖传中医药秘方,带着儿子女儿日夜熬制预防药。3天时间内,他为所在三峡村户、人送去中药熬制的防病毒预防药。药用完后,1月27日起连续10天熬制预防药,每天用三口锅熬制,熬制汤药多公斤,使用中药材近公斤,饮用预防药的人员达7多人次。
2月15日,天空下起了大雪,向传模医生从早上6点开始,用三个炉子熬药,再次熬药斤。10点,他开始挨家挨户发药,喊一个,出来一个,发到下午4点才结束。乡亲们看到他的手脚都冻僵了,都劝他早点回去休息。他说:我们守护的是农村第一道防线,作为医生不能到前线,守好这块阵地,我义不容辞!
当前,疫情尚未结束,湖北各地众多传统医药类项目非遗传承人,正协同广大医务工作者勠力抗疫,共克时艰。
湖北之声记者刘成璐通讯员鄂文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