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肺排毒汤,治疗新冠肺炎的好方子
正坤泰
中医是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的文化积累,且知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医承载着中国古人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以及理论知识,是中国历代医家智慧与经验的总结。
去年国家卫健委与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公布的治疗新冠肺炎,并且有效率达90%的清肺排毒汤。这是去年治疗新冠肺炎最好的方子!
先说几个服用清肺排毒汤的真实案例吧。
清肺排毒汤
这个方子包含了四个名方,全是医圣张仲景的,分别是麻杏石甘汤、五苓散、小柴胡汤、射干麻黄汤。
清肺排毒汤蕴含的第一个方子麻杏石甘汤,是张仲景专为清肺热而设的,是治疗肺热“汗出而喘”的。石膏寒凉,寒能清热,辛能散热,石膏清肺热,麻黄具有强大的辛散解表,可以用来散肺中的病邪,又是平喘的良药。
若一见热象,便弃去麻黄,只用石膏清肺热,不用麻黄,则肺系之急不得解,则气喘终不能愈。麻黄配石膏治疗肺热堪称最佳组合,石膏是治疗肺热的佳品,且石膏的寒凉可以抑制麻黄的温燥之性,这样才能使麻黄专于宣肺平喘而不助肺热。
杏仁配合麻黄宣肺平喘,又有肃降作用,把肺里面的热赶到大肠,从大肠排出去;甘草调和诸药,扶正,又补脾胃。
清肺排毒汤蕴含的第二个名方是五苓散:猪苓,茯苓,白术,泽泻,桂枝。主要目的是祛湿,中医界已经达成了共识,湿邪是这次瘟疫的罪魁祸首,但祛湿又不能伤阳,温阳是重中之重,所以用五苓散温阳化湿。桂枝是强壮心阳最好的药物了,不但具生发性,还有温经通络,气化推动的作用。除了强壮心阳,桂枝还有强壮肾阳、肺阳、脾阳的作用,所以医圣张仲景非常宠爱桂枝,把桂枝汤作为群方之首。
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所以祛湿关键还需健脾。白术、茯苓、猪苓、泽泻,是健脾利水的强强联合。所以温阳利水就是五苓散的思路。
清肺排毒汤蕴含的第三个名方就是小柴胡汤:柴胡,黄芩,半夏,甘草,生姜。小柴胡汤是调整气机升降出入的枢机,人体水液正常代谢全依赖气机的升降出入,人的气机升降出入废了,身体就会出问题。
小柴胡汤也是名方中的名方,很多老中医就靠小柴胡汤打天下。小柴胡汤不仅仅是治疗风热感冒,更能治疗这个世上很多疑难杂症,凡是半表半里的症状都可以用小柴胡汤。小柴胡汤在这里主要是为了解决半表半里,这个区间的疾病,柴胡是疏肝,居中,所以这个药不走表也不走里,主要走半表半里。黄芩去心火,柴胡主升,黄芩主降,肝升胆降,肝胆系统就运转起来了。半夏降逆,主要调理胃气上逆的症状。
人参、生姜、炙甘草、大枣(清肺排毒汤没有人参与大枣)前面说过,半表半里的症状主要是由于脾胃虚弱导致的表里不通、上下不通,那用什么来打通中焦,让脾胃的运化功能得到恢复呢?张仲景用的就是人参、生姜、炙甘草、大枣。这四味药都是入脾胃的,能够迅速恢复脾胃功能,这样就能产生源源不断的气血去与病邪做斗争。
清肺排毒汤蕴含的第四个名方是射干麻黄汤:射干,麻黄,生姜,细辛、紫菀、冬花,半夏。主要是宣肺化痰止咳的。咳嗽是新冠患者最主要的症状之一。
射干消痰浊,咽喉部痰浊痹阻,射干正好派上用场。细辛、半夏,可以温化寒饮,就好比温水可以融化冰块一样,生姜还有一定的发散外邪作用,可以散外寒。
款冬花,它在冰天雪地里开放,能够在阴寒潮湿状态禀受阳气,而独秀于天地。所以中医取象比类,虽处于这种阴冷的环境,款冬花仍然能聚足阳气开放,它的辛温宣散之性正适合寒饮停胸肺,引起肺叶不能够很好地宣发开张的症状。
清肺排毒汤最后还有四味药,山药、枳实、陈皮、藿香。山药用来扶正的,保护脾胃,预防温燥。枳实下气行气,用来破除胸闷的,同时也让大便顺畅一些。陈皮与藿香是用来化湿的,芳香化湿,还可以解决病人胃肠不舒服的问题。
这就是有效率高达90%的清肺排毒汤,整个方子温药居多,寒药很少,也再一次证明了这次瘟疫属于寒湿瘟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叮嘱:此方务必使用传统中药饮片,水煎服,一天一付,早晚两次(饭后40分钟),温服。
如有条件,每付药服用后服大米汤半碗,舌干津液亏虚者可多服至一碗。3付一个疗程。
为什么要喝平淡无奇的大米汤呢?
不管是哪种肺炎,表面上看是炎症水肿积液,而深层次看是肺的宣发跟肃降,所以肺炎是治炎症,还是治肺呢?急性期治炎症有效果,但慢性迁延期,必须要恢复肺的宣降功能,跟肺关系最密切的是什么?是脾胃啊,土能生金,脾为肺之母,子盗母气,母弱子贫,所以临床上要死保脾土,通宣理肺,这是正治之法。
越是大病,吃东西越是单纯,越是要把胃气养起来。很多疾病大病的人,不是缺营养,而是吃营养把胃气给壅堵住了,胃气升发不上来。中医认为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你中焦堵住了,身体就更不行了。就像打战的士兵再凶猛,一旦断了粮草,战斗力就下降了。
粳米有保胃气的作用,尤其是煮粥的时候最上面的那层乳白色的米汤,我们管它叫粥油,这粥油你看像什么?洁白的五谷的精华,它就像是人体的精华。
正如清代医家费伯雄说:“天下无神奇之法,只有平淡之法,平淡之极乃为神奇。”
(注意:如果患者不发烧则生石膏的用量要小,发烧或壮热加大生石膏的用量)
友情提示:文章来自网络,每个人体质也不同,文中药方需根据自身情况,咨询相关医生诊治以后再行服用。
正坤泰女性健康管理中心
扫一扫加正坤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