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打响土豆保卫战

中国打响土豆保卫战

编者案:

中国作为初级产品的消费大国,对全球商品市场供求格局和市场价格的影响正不断加深,并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一个关键因素。因此,有关中国对初级产品的需求变化,被国际上称为“中国因素”。

本报将陆续推出有关初级产品的系列报道,希望通过对大宗商品贸易中“中国因素”的讨论,引发业内人士的关注和探讨。

本期话题,我们关注中国的土豆淀粉行业。

2007年2月,中国政府为保障中国薯农和土豆淀粉企治疗白癜风专家业的利益,曾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土豆淀粉征收反倾销税,这1措施一度抑制了欧盟企业在中国市场的竞争优势。但是,欧盟各国政府对土豆产业在种植、企业收购原料、加工企业的环保和淀粉出口4个环节进行高额补贴,还是严重冲击了中国市场。

为此,2010年8月30日,中国商务部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土豆淀粉进行反补贴立案调查,这也是中国政府首次对欧盟进行反补贴调查。

但是,国内土豆淀粉价格一涨再涨却也是不争的事实,这不仅使土豆淀粉生产和采购企业面临困难,也会推高相应的食品价格,应引发关注。如何平抑价格,政府和相干行业都应有所作为。

2010年8月30日,星期一,对宁夏固原市的马秀红来讲,是个再普通不过的日子,她仍和平常一样,到地里去干活。今年,马秀红1家种了8亩土豆。

但马秀红可能想不到,8月30日,对中国广大薯农和薯类企业来讲,却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天。正是在这一天,中国商务部发布公告,根据中国淀粉工业协会土豆淀粉专业委员会的申请,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土豆淀粉进行反补贴立案调查。

这是中国首次对欧盟实行反补贴立案调查。这也是中国商务部自2007年2月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土豆淀粉征收反倾销税以来,再次对欧盟土豆淀粉使用贸易救济措施。依照中国淀粉工业协会土豆淀粉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内蒙古奈伦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周庆峰的说法,“这是我们为关乎中国几百家土豆淀粉生产企业和6000万薯农生死存亡而发起的一场保卫战。”

国内淀粉业再战欧盟

继大蒜、辣椒等调味品价格纷纭上涨以后,2010年开始,土豆也加入了涨价“快车道”。而土豆价格高涨直接影响到国内淀粉价格,淀粉从2008年的3600元/吨上涨到今年的5200元/吨以上的高位,且涨价态势一直在延续。

由于国内供应不足,下游用户将眼光转向进口。

多年来,国外土豆淀粉企业的产品进入中国,最初只供应外资企业和高端消费市场,中外双方本来互不干扰、相安无事。但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薯类淀粉生产质量和产量逐年提高,这类高出发点、快速发展的态势,引发了具有百年生产史的欧盟同行的密切关注,一场“恶战”也悄然逼近。

2005年8月,土豆淀粉年度生产期刚开始,欧洲土豆淀粉企业几近步调一致地大量低价进入中国市场。

2005年10月,欧盟出口中国的土豆淀粉突然大幅度降价,到岸价从550美元/吨猛降到了360美元/吨。当年,中国进口数量猛增到7万多吨,比2004年增长了3倍。一时间,各地淀粉加工企业产品销售停滞,库存大量积存,价格大幅下跌,生产经营出现严重亏损。

自2007年2月6日起,中国政府为保障中国薯农和土豆淀粉企业的利益,避免欧盟土豆淀粉的倾销行动,预防国内企业过度依赖原料进口,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土豆淀粉征收反倾销税。其中,对荷兰艾维贝公司和德国艾维贝土豆淀粉工厂产品分别征收18的反白癜风治疗哪里最好倾销税,对法国罗盖特公司土豆淀粉征收17的反倾销税,对其他欧盟公司土豆淀粉征收35的反倾销税。

反倾销措施一度抑制了欧盟在中国市场的不正当竞争优势。2006年至2008年,欧盟产品的市场份额降至10左右。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wyh.com/fywh/77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