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肺炎屡用屡效方
文/张公让◇◇◇编辑/九九
名医简介:张公让(--),广东梅县桃尧镇大塘美村人,我国著名医学家,医术精湛、论著丰硕。生前曾任总统府特约医师、香港中国新医药研究院院长等职。
他从医数十年,边行医边著书立说。他积极发掘数千年来中医中药的宝贵经验,大力提倡中医中药科学化,是当代促进中西医结合的先驱者。他好学不倦,博览群书,治学态度严谨,其论著如《中西药典》、《医案医话治医杂记》等尽为医界所重视。
九九有话说:说实话,我个人是很不爱读这种四五十年代的文章或书籍,总觉得文白夹杂,很是拗口。但有好几位朋友都向我大力推荐这篇文章,于是硬着头皮慢慢读完。
真实可信,是我读完文章后的第一感觉。虽然我并没有因此而爱上作者老学究一般的文风,但我也跟那些推荐我这篇文章的朋友如出一辙,苦口婆心的对你们一遍遍重复:这篇治肺炎的文章,真的真的值得一看!
当然为了避免你们跟我一样的头痛,在不影响文意的前提下,九九把一些字句改动得更加亲民和通俗。不用谢我,我就是有这样的强迫症,哈哈~
***********************************************
据我多年的临床经验,我所拟订的治肺炎经验方“肺炎清解汤”,效果是很好的。
肺炎清解汤:芦根二两,苡仁一两,冬瓜仁八钱,竹黄精四钱,川贝母三续,桑白皮三钱。
大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支气管炎而有高热,伴咳嗽者(中医大都说是温病),本方都有效。
一同业告沂我,支气管炎、喉头炎,咳嗽而热不高或无热者,本方的效力不及银翘、桑菊之属。未知是否,因为我没有做过比较,平时对轻微之支气管炎,银翘桑菊尽可应付,故我没有用本方治疗过此类症状。
热高,加地龙三钱、前胡三钱。
咳多湿重,加北杏仁四钱、车前子三钱。
痰多,加瓜蒌皮四或五钱。有时我喜欢加用菊花三钱、甘草二钱。
大叶性肺炎,常有胸痛,不必加用小陷胸汤用本方后其痛自止。
本方服后常轻泻一次,热度迅速降低,降低后不会复起,治大叶性肺炎二三剂可以治愈。
如果和盘尼西林(或再加链霉素)合并使用,则二十四小时内可以治愈,胜过西医之单独使用盘尼西林等药(医院治疗大叶性肺炎至快也要三天)。
肺炎为肺某一(或二三)大叶之全部发炎充血,肺泡有分泌物栓塞,本方何以能将其炎症急速消退?是哪几味药的力量呢?其详细机理,至今我仍不甚明自。但据我观寮,各药皆有协同作用。
芦根一药,很多医师都会使用,但其所用之份量甚少,本方必用二两以上。此药能清凉解热利水,药典谓能稀释黏稠液,疏解凝结,则肺泡黏液充塞当可治之。
冬瓜仁、苡仁解毒利水。我特别要提出来的是竹黄儿乎无人用以治肺炎,其实此药为清凉性的消炎祛痰药,能减少黏膜分泌。
各药皆有利水作用,利水对充血性炎症颇为佳效。其他各药的药性及效能,一般中医师皆知之,不再解释。
现在我要谈一谈的,是一般医师皆常用石膏、麻石、大青龙、竹叶石裔、白虎等方治疗肺炎,这些方中石膏皆居重要地位。
石膏对于消除黏膜炎症,确有佳效,但石膏能衰弱心脏(经验如此,但不易解释),肺炎最忌心脏衰弱,用二三剂,倒无要紧,若使用的次数太多,恐大有问题。
我的经验是屡用石膏后,病人非常疲惫、衰弱,这是值得注意的事。
下面跟大家说一下我拟定本方的经过:一九三六年,我在广州业医,一次出诊,一富贵人家姓金的病人,年四十岁,患重症肺炎,发热摄氏40度,脉浮数,重按无力,而肺满布大小水泡音,仰卧,呼之不应,似入昏迷状态。
曾请全市有名的中西医十余人诊治,但所有处方,病家皆不敢用,盖身贵疑医,不知信任哪一个好。我那时才二十多岁,不在名医之列,但由于我兼懂中医,病家是颇信仰中医的,所以便入选了。我检查病人后,便检视所有过去中西医的处方和治疗法,西医的都差不多,中医有十多张方子,病家皆疑而不敢用,那时我如果再开一张方,病家也未必敢用。
于是我不开方,仅检取其中一张副方,荐给病人使用。
该副方是一位中医师开正方后,开给病人当茶饮的。其方为冬瓜皮一斤,竹茹一两。我恐其力弱加竹黄六钱。
我何以荐用该方呢?盖该方甚和平,且为病家所熟知,服之无碍,必能被采用也。
诊后,不复来请,度已死矣。半月后,路遇病者家人,问之,云即以该副方加鸭脚皮、鬼羽箭二药(广州人常用之驱风除邪土药)治愈。
如此严重之肺炎,竟以这平淡之药治愈,引起我极大的注意,以后乃以此数药为基础,拟订成本方,治愈肺炎病人无数。
我拟成本方,屡建奇功后,一次查《金匮要略》,竟发现苇茎汤和本方大同小异,真是古今人亦有偶合处。
《金匮》条文:千金苇茎汤治咳有微热,烦满,胸中甲错,是为肺痈。
其处方为苇茎(功同芦根)、苡仁,瓜瓣(一方有桃仁瓜瓣,个人以冬瓜仁代)。
今日我们在临床上,肺坏疽、肺脓疡很少见,其所指之肺痈,或者就是肺炎。后人读书不察;以肺痈少见,竟不用以治肺炎,甚是
可惜。
由此可知,古人所立方剂皆有卓效,只要能明其所治之病症耳。
又本方曾载于拙著《中西医典》,各方读者来信报告,皆云治肺炎有卓效。读拙著者未极广泛,故未引起各方注意,今特再表而出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