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琳诊室疲倦犯困没胃口消暑祛湿有方法
本栏目是医院呼吸科大科主任、学科带头人林琳教授带领呼吸科大科团队开办的专刊栏目,致力于中医体质平衡、保健养生和呼吸系统常见病疑难病的预防治疗调理,将介绍阴平阳秘健康生活知识,日常保健技巧,养肺护肺常识,并介绍肺部结节,肺癌,间质性肺病,慢阻肺,哮喘,支气管扩张,各种病毒和细菌性肺炎,急、慢性咳嗽,过敏性鼻炎等各类呼吸疾病的预防、治疗、日常调理及肺康复。
诊室案例张先生,最近不知道怎么了,胃口很差,吃东西觉得没味道,不吃哪些煎炸焦香,或者辛辣腌制的食物就吃不下,晚上睡不着还饿,所以连着吃了几天烧烤,然后就开始发烧咽痛。在急诊处理后退烧了,就还有些咳嗽咳痰,带了几天苏黄止咳胶囊就回去了。回到家后,张先生在饮食上做了点调整,辛辣的不敢吃了,但是香脆的蒜香骨、炸鸡等肉食还是停不下来,每天喝一罐凉茶去去火。过了几天,不仅胃口、睡眠没改善,咳嗽咳痰更多了,白天也没精神,还多了胸闷心慌,大便拉不干净等症状。没办法,他来到林琳教授的门诊,想用中药好好调一调。林教授了解病情后,诊断感染后咳嗽,开了清暑化湿消积的中药给他,并从中医的角度简要地讲解了暑湿天气容易出现这些状况的原因,叮嘱他在饮食上一定要注意,否则病是很容易反反复复的。
暑湿天气毛病多
广州最近又是高温又是雨,暑湿之邪较盛。人处在这个环境,感觉就像是被放到在蒸笼里边,白天疲倦没精神,晚上心烦睡不着,吃啥啥不香,大便还容易拉不干净,别提有多难受了!中医认为,暑气通心,耗伤气营,而心又主神明,本来就容易倦怠心烦,加上高温天气骤然下雨,水湿受热熏蒸,人体也就容易感受湿邪。除了上面说到的症状,还常见眼干头昏,身热多汗,胸闷心悸等症状,这些都是暑与湿合、心脾交困的表现。那么饮食作息上如何调整呢,听我细细道来。
饮食要点1口味方面:很多人因为没胃口,就控制不住去吃一些辛辣炙烤、肥腻重油的东西,这样只会导致湿浊更盛甚至化热上火,合适的口味应该是以清香柔润、微微酸咸为主,这样才能益气养阴,消滞开胃。
2避免环境骤变引起身体反应不及时而受到外邪的侵害。如果在空调房到室外,建议在室内外交界处缓冲适应一下。如果暑天突然下雨,要尽快进入室内避雨,因为天热骤雨的时候,张开的毛孔容易被骤然蒸腾而出湿热之邪侵袭,而热气上升掀起烟尘等秽浊之气则容易从口鼻而入,侵害人体。
3夜卧早起:夏天阳气张驰,应早起顺应阳气的升发,晚上睡觉可稍晚一些,以顺应阴气不足,阳气晚藏,但也不宜超过晚上11点。午后倦怠适当休息即可,以半小时到1小时为宜,如果久睡容易困扼阳气,到了晚上反而会阳气亢奋睡不着,次日午后又容易疲倦久睡,这样就形成恶性循环。
4使志无怒:不良的情绪及时发泄,使心气得以宣泄,切不可压抑自己,怨天尤人。在夏天的时候要借助阳气的充足把心中的淤积的滞气宣散出去,到了秋天的时候才能更好地收敛精气。
时令菜式推荐:
醋溜藕片材料:藕数节,蒜4瓣,生抽1勺,醋2勺,食用盐少量。
做法:藕切片,温水泡若干次去淀粉;生抽,醋混合搅拌均匀;热锅冷油,油热后,加入蒜末煸炒至香气出,加入藕片翻炒1-2分钟,倒入混合好的生抽和醋,加少量水和食用盐,中大火不断翻炒3-5分钟即可。为减少油烟气,还可以先水煮藕片2分钟再炒。
专家点评:莲藕,甘寒,归心、脾、胃、肝、肺经。《本草汇言》载:“清热解暑之药也……能养脏腑,和脾胃”,《本草拾疑》载:“消食止泻,除烦,解酒毒”。由此可见,莲藕是清热生津、消积健脾的妙品,醋溜后则开胃效果更佳!
紫苏焖鸭
材料:鸭半只左右,新鲜紫苏1把,生抽、盐、老抽、油适量。
做法:紫苏去粗梗,留下细梗和苏叶,清洗干净,分开切碎备用。鸭剁成小块,清洗备用。热锅不放油或者少量油,放入鸭肉,中火煸香煸出油,至两面略带金黄,倒入苏梗,翻炒均匀。加入老抽一勺、生抽两勺、盐适量,中火炒出香气,倒入清水漫过食材,盖上盖子小火焖煮约30分钟,中途翻动数次。用筷子戳一下鸭肉,可轻松插入时便可以大火收汁,收汁到差不多干的时候倒入紫苏叶,大火翻炒均匀,再盖盖子焖3分钟即可出锅!
专家点评:鸭为水禽,味甘咸,性凉,入脾、胃、肺、肾经,功能滋阴养胃,健脾补虚,利水除湿。紫苏,味辛性温,归肺、脾、胃经,气味芳香,能行气和中,宣肺化痰。紫苏焖鸭,紫苏的温性被鸭的凉性所调和,而芳香开胃,行气解郁的功效得以保留,鸭肉的鲜美也得以突出,同时又避免了用太多调味品加重脾胃负担。这道菜寒温平调,又能开胃解郁,滋阴健脾,作为夏季肉菜颇为合适。
上汤瘦肉桑叶
用料:新鲜嫩桑叶1斤,瘦肉g,生姜适量,蒜2瓣,皮蛋1个,盐、生抽、糖、生粉、干贝适量。
做法:桑叶洗净沥干,瘦肉切片腌制半小时以上备用,生姜切片蒜拍碎,皮蛋去壳切小瓣。热锅下油爆香姜蒜,加开水盖锅再煮,水开后倒入瘦肉片打散,再煮开后加入皮蛋、桑叶,翻一下桑叶断青,重新煮开加入干贝适量,再煮1-2分钟即可。
专家点评:桑叶,味甘苦性寒,归肺、肝经,肃肺清热,平肝宁志,生津止汗。夏天炎热,阳气容易浮越于外,尤其是本身阴分相对不足的人,容易出现身热汗多,心烦不宁的症状,白领长期对着电脑或者加班熬夜则耗伤阴血,更容易眼干咽痛。桑叶在清养肝肺的同时还又一定的收涩之性,能敛藏过度浮越的阳气,用在心烦失眠,身热多汗的情况很是合拍,有这些情况的患者朋友们不妨一试!
林琳,主任医师,教授,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大科主任、学术带头人,国医大师周仲瑛、洪广祥、晁恩祥教授学术继承人。广东省名中医刘伟胜教授学术继承人。现任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热病分会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肺系病分会副主委,世中联呼吸病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擅长: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与基础科学研究,擅长中西结合治疗哮喘、肺部炎症、支气管扩张、慢阻肺、肺癌、肺部结节、各种原因的急慢性咳嗽、间质性肺炎、呼吸衰竭等呼吸系统疾病诊断和治疗。?擅长呼吸系统疾病的自我管理和肺康复治疗技术。?擅长运用中医药辨证治疗各种疑难杂症。?擅长体质平衡健康调理。牵头制定《慢阻肺中医肺康复指南》和《中成药治疗成人流行性感冒临床应用指南》。参与制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诊疗指南(版)》《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等多项行业指南。获首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全国和广东省五一劳动奖、全国和广东省三八红旗手,全国首届杰出女中医师、全国首届中医药传承高徒奖、南粤巾帼十杰、广东省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广东省杰出女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主编出版专著6部,发明专利4项。科研成果先后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广州市科技进步奖等9项,发明专利3项。出诊时间:周二下午医院大德路总院研修楼七楼治未病门诊周四上午医院医院门诊三楼特需门诊医院肺病科成立于年,30多年已建设成为中西医结合诊疗水平过硬,综合服务能力强,行业学术地位高的学科,被遴选为国家华南区域中医肺病诊疗中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临床重点专科,在华南地区乃至全国范围内享有较高行业知名度。
专科围绕慢阻肺、慢性咳嗽、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肺癌、肺结节、间质性肺病、肺动脉高压、慢性呼吸衰竭、睡眠呼吸障碍等慢性肺系疾病进行深入的临床与理论机理研究。通过挖掘和传承古今经验,开发系列特色外治疗法和内服方药,医院领先在前。
专科团队擅长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涵盖疾病早期预防、治疗、康复、慢病管理等核心内容。专科中医特色鲜明,开展自血疗法、中药穴位贴敷、穴位注射、中医肺康复等中医特色治疗,对慢性咳嗽、慢阻肺、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等多种疾病确有疗效。同时还开展肺功能测定、多导睡眠监测、支气管镜检查、FeNO和诱导痰细胞学检查等现代诊疗技术,为患者提供多元化、个性化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服务。
刘厚强呼吸内科医师,硕士研究生,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擅长:中西医结合诊治肺炎、慢阻肺、哮喘等呼吸系统常见病及重症肺炎等呼吸危重症。
供稿:医院呼吸科大科团队
执行编辑:何明坤
审核校对:庄映格责任编辑:宋莉萍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